汛情就是命令!面对暴雨洪水、面对险情灾情,省水利厅组织动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迅速投身抗洪抢险战斗。
一场水利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斗争的战斗拉开序幕……
前方:明知路有险,偏向险中行
7月的江西,骄阳似火,堤坝被晒得滚烫,地面温度达40多度。此时的九江长江段、鄱阳湖水位水位居高不下,圩堤经受着本世纪以来最高洪水位的严峻考验。这是冰与火的双重考验。
从
经过除险加固的长江大堤梁公堤、赤心堤,抵御洪水的能力增强,没有出现大的险情。但年届花甲的省防总专家李明辉丝毫不敢大意,每天早出晚归,从瑞昌市、九江县到庐山区沿线处理各堤段发现的险情难题、协助当地做好防汛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省防总专家吴学林一行,以地质人员特有的“细心”防患于未然,每天行走在
坚守在余干县康山大堤的省防总专家黄明新,与堤基渗漏、堤身脱坡来了一场遭遇战。学地质专业的黄明新,结合险情和现场人力物力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了一整套抢险方案,成功处置了一个
一个险情接着一个险情,在九江江心洲指导抢险的省防总专家谢卫生不是在现场处理险情,就是在会商、协商……
省防总专家中也有一批新生力量,他们是省水利厅处级后备干部。他们岗位不一,专业多样,但“省防总专家”红袖章是共同的责任与担当。厅处级后备干部、省水科院办公室负责人胡松涛驻守鄱阳县芙蓉堤15天,通过微信、电话处理签收文件40余件,利用晚上审核文字材料10余份。“我们要继续用100度的热情,把这40度的高温比下去。”年轻干部刘方平在省防总专家微信群里给大家鼓劲。
高水位下,省防总专家白天是耀眼自豪的鲜红袖标,黑夜是流动不灭的点点灯光。他们的肤色晒得黝黑,脸蜕成“高原红”,脚磨出了血泡,衣服湿湿干干;他们因抢险废寝忘食,虽高温仍在坚守……
“长江鄱湖水位高,降雨顶托又相交,时间超长威胁大,江西防汛临大考。江湖圩堤显疲劳,险情频出急待疗,防总应对作部署,组派专家助指导。省厅专家激情高,一线连连出妙招,技术精湛获点赞,人到险除镇洪妖。”省水利厅副厅长、省防总专家协调组组长杨丕龙赋诗高度肯定专家们的工作。
……
防汛抗洪工作不仅要有部署,更在于落实。在前方,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不停督促推动各地落实防汛抗洪工作,严肃防汛纪律。他们就是省防总派出的督导组。
“这次督导的效果让地方干部颇为震惊。”第七督导小组组长袁国荣有感而发。“督导配备规格要高、督导人员配备要优、督导前期准备要细、督导标准重点要明、督导工作作风要实、督导执纪问责要准。”专项督导结束后,省纪委驻水利厅纪检组组长、省防总督导组组长吴信根总结出这六点经验。
后方:另一个战场,另一种职责
在这场抗洪抢险战斗中,后方是另一个主战场。这里更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似平静有序,波澜不惊,却是全省防汛抗洪的神经中枢,是抗洪胜利的坚强后盾。一个个工作部署,一份份调度指令,一条条水情灾情信息,从这里发出。
这里彻夜灯火通明,屏幕上江河水情图不停闪烁,办公桌上蓝色文件夹排成了队…..厅领导罗小云、朱来友等通宵坐镇,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并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省防办主任徐卫明带领省防办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地忙碌,紧盯雨情、水情、水位,不停地收集灾情、险情,不断地发出调度指令,只为抢险队伍早点出发,老百姓及时转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只要汛情不停、险情不停,人不离岗,始终坚守岗位。启动全省防汛II级应急响应后,省水利厅立即成立综合协调组、专家协调组、险情灾情统计组、宣传报道组、督导组、工程调度组、雨水墒情信息组7个应急工作组,集中办公,24小时值守。7个工作组分工合作,确保了后方调度合理,前方抢险有序。
如果说前方专家组是奔走在前线的“大堤医生”,那么后方专家协调组便是“专家会诊团”。孔俐丽、钱荣明等带领着由多个处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家协调组,坚守后方阵地。他们根据险情程度,提出组派专家建议,对接专家组工作动态,跟踪险情发展态势和处置进展,必要时提出险情处置方案,并汇总反馈专家组工作情况,每天都要忙到深夜。“专家会诊团”为省防总制定的堤防查险“46553要诀”、巡查指导意见,有效地指导了各地科学巡堤查险,成为今年省防总防汛抗洪工作的创新做法之一。
“水库调度事关重大。今年省防总及早修订调度方案,统筹兼顾上下游,实时科学调度,提前预泄,腾库迎洪,拦洪削峰,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节作用,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工程调度组平其俊、邱启勇说到。7月份以来,省防总下达调度令80份,为近年来之最。尤其在“
省防总军地联合指挥部戴金华带领胡伟、刘辉、王志华等年轻同志昼夜值守,“调兵遣将”,调配省军区、武警江西总队、武警水电二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森林武警等12235名兵力投入抗洪抢险;协调卫计部门派出71支医疗队、248人为一线部队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协调公安交管部门保障救灾部队第一时间抵达抗洪前线;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对高速公路抢险物料予以快速、免费通行。在防汛抗洪紧要关头,综合协调组罗清华等紧急调运复合土工布43万平方米、冲锋舟40艘 、机油40箱、救生衣800件、帐篷45项等防汛物资支援各地抗洪抢险。省防总军地联合指挥部军地联动、信息共享、高效运转,圆满完成防汛抗洪抢险各项任务。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上将来赣视察指导时,对军地联合对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综合协调组通信保障小组胡应龙、陈杰带领省防汛信息中心全体人员做好通讯保障。“24小时网络值班,24小时手机开通待命,24小时现场通信值班”是他们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应急响应期间,通信保障小组紧急恢复通信网络故障3次,保障各类会议35次,第一次将无人机航拍应用于防汛工作,提供江西水利一张图地理信息成果,为会商决策提供参考。
“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水工程险情收集、分析和上报,统计汇总、核实和上报洪涝灾情和防汛投入情况”。险情灾情组吴学文、严义介绍说。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却是他们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两次的调度、汇总、上报,20天来,险情灾情统计组提交了23套表格,5套灾情报表,23期险情灾情综述,涉及16185个表格数据。这些数据成为防总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
7日8时,预报星子站10日凌晨洪峰水位将达到
宣传报道组7位“笔杆子”,夜以继日,及时向公众发布防汛抗洪信息,接待媒体记者,协调前方记者采访,召开防汛抗洪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基层水利通讯员赴一线集中报道采访,积极宣传抗洪抢险一线部队官兵、水利专家、党员干部群众的典型事迹,积极宣传社会各界支援防汛救灾的感人行动,为防汛抗洪工作鼓与呼。同时,他们还承担了大量的领导讲话、总结汇报等各类综合材料。20天来,宣传报道组发布新闻报道400条篇,发布微博、微信、手机报600余条,编写简报通稿40余期,接待媒体记者80余人次,起草讲话汇报材料20余篇,收集图片400余张,刊登《图说江西防汛抗洪》20余期,报送政务信息50余条……多位同志先后生病,但依然坚守岗位。
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小组武艺、潘春如等同志,细心入微、服务周到,为防汛抗洪车辆安排,防汛值守人员办公、吃住安排等提供了充足的后勤服务保障。
“稍微一放松,我觉得自己站着就能睡着……”“一个月来,我陪儿子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想儿子的时候只能看看手机里的视频……”“我们所做的都没什么,和一线抗洪抢险的战士、水利专家、干部群众相比不值一提……”这是后方坚守者的朴实话语。坚守是另一种责任。后方的付出或许不那么明显,甚至挑不出什么典型事迹,但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存在,那就是甘居幕后的默默奉献……
基层:这里才是主战场,这里才是最检验人的地方
堤外是滚滚洪水,堤内是百姓家园,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基层水利干部职工,选择了坚守和付出,用信心和决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这主要得益于一直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基层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在这场抗洪抢险战斗中,他们发挥了至关重要、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他们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不胜枚举,他们的感人故事可歌可泣。
自7月初抗洪抢险战斗正式打响后,有一支队伍就一直战斗在前线,为防汛抗洪“巡航”“护航”。他们,就是九江市水利局派出的6个防汛工作组。他们中,有的身体不适本准备去医院,有的正独自在家中照料孩子,有的父母生病住院,但他们毫不犹疑,马上出发,很多人甚至连换洗衣物都来不及准备。这一走就是20多天。在瑞昌市和九江县,他们先后协助制定九瑞大道抢险方案、赤湖西堤加固方案、赛湖西堤抢险方案,累计排除泡泉、散浸等各类险情239处。陈杰,其中一位普通高级工程师,父亲患有老年痴呆,母亲身患癌症一直躺在病床上。这次防汛抗洪,他奋战在一线,母亲病危只匆匆在医院见了最后一面,处理完母亲后事,他又重新返回到防汛战场上。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在抗洪抢险中,有一批特殊的人群活跃在一线,他们是参加过1998年抗洪的老水利人。“这18年间,有着丰富抗洪经验的人才断层了,我一定要回来,教教现在的这些年轻人。”那场特大洪水让退休14年的原共青城水利局副局长董守忠记忆深刻。在今年防汛抗洪一线上,不管险情什么时候出现,董守忠总是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险情,指导处险,经常凌晨2、3点还能看到他的身影。已退休在家的彭泽县原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平,临危受命重披“战袍”,每日坐镇县防汛指挥部。作为长江益公堤、东升堤的防汛技术负责人,已近退休年龄的庐山区水务局工程师文学清,以堤为家,每日早中晚不间断巡查,一个来回就是30多公里。九江县唐厚龙、许可、吕水记、彭荣坤等4名已退休的县水利局“老专家”,有的病中随身带药上堤指导;有的放下小孙女,特地从外地赶回;有的辞去私营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听从组织召唤,重返抗洪战场。
“上阵父子兵”。 50岁的程建设是瑞昌市水利局建管科科长,妻子罗水花也是水利局干部,从7月初上堤以来,他们排查和处置了一个个险情,被大伙儿称为“堤坝医生”,他们儿子程鑫是桂林街道水管员,每天在赛湖堤上忙碌着,被太阳晒得漆黑。无独有偶,瑞昌市水保办党支部书记杜小盾和妻子许玉霞、女儿杜蕙或奔走在一线,或忙碌在后方。除了“两代兵”、“夫妻档”,瑞昌市水利局还有防汛“三代兵”,多年以前,谈永胜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走进了水利队伍,如今他和儿子谈睿组成“父子兵”,共同奋战在抗洪一线。
灾情就是集结号。党员水利专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此次抗洪救灾的主心骨和排头兵。
曾参与过1998年长江大洪水抢险的鄱阳县防汛抗洪专家组成员吴卫国有着丰富的险情处理经验。20天来,吴卫国一直驻守在莲湖乡。
“圩堤下面,不仅有我的儿女,还有千千万万的民众。作为老党员,在‘小家’与‘大家’之间,我肯定义无反顾服务好‘大家’。”今年58岁的潘庆竞一直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水务站从事水利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
江西水利人从来都把抗洪抢险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守护,一座座大堤在洪水中才能安然无恙,一条条大坝在暴雨中才能巍然屹立。
抗洪抢险斗争中一个个故事背后,体现出江西水利人的责任、担当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把“两学一做”与防汛抗洪结合在一起,用实际行动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展现出当代水利人崭新的精神风貌。
党徽闪耀,江湖作证,江西水利人无愧于肩负的使命!
主办单位: 365bet体育直播 承办单位:江西省防汛信息中心 365bet体育直播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南昌市中山西路68号 邮编:330009 E-mail:jxsltxf@jxsl.gov.cn 电话:0791-88825678 传真:0791-88825677
ICP备案号:赣ICP备120016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