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江西防汛抗旱官方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饶河
发布时间:2016-04-05 17:42:44来源:作者:

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古称鄱江,因流经古饶州府治而得名,乐安河为其纳昌江之前干流名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1.流域范围  

地理位置在东经116°30′~118°13′、北纬28°34′~30°02′之间。流域面积15 300平方千米(江西省外部分面积为2 156平方千米),呈鸭梨形。涉及安徽、浙江、江西3省共17个县(区、市)。西邻鄱阳湖,北倚五龙山脉和白际山脉与安徽省青弋江毗邻,南靠怀玉山脉与信江相邻,东毗浙江省富春江。

2.河流水系  

发源于皖赣交界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乡五龙山,干流流经婺源县、德兴市、乐平市、万年县、鄱阳县,在鄱阳县双港镇尧山注入鄱阳湖。主河道长299千米。流域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9条(其中一级支流8条),较大一级支流有昌江、建节水和安殷水。

3.气候水文  

3.1.气候 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2摄氏度(1971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4摄氏度(1991年)。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7米每秒、最大风速15.2米每秒。春雨、梅雨连绵,伏秋多干旱,流域平均湿度7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 810小时、无霜期276天。

3.2.降水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 850毫米,年内分配不均, 4~9月降水量占全年69.1﹪。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750毫米。

3.3.径流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5.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336.7亿立方米(1998年),最小年径流量74.13亿立方米(1963年), 4~9月占全年71.2%,4~6月占全年52.6%。

3.4.暴雨、洪水 江西省怀玉山区为降水高值区。暴雨多、范围广、强度大,极易形成大洪水。70%的洪水发生在4~6月,洪水峰高量大。特殊年份7~9月甚至10月受台风影响也会出现暴雨。

3.5.泥沙 大部分泥沙来自主汛期,全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138万吨,4~9月占全年73.8%,年最大输沙量为435万吨(1998年),年最小输沙量为21.6万吨(1961年),多年平均输沙模数90.2吨每平方千米年。

4.地貌地质  

流域东北高西南低,南北两面环山。北部为沿皖赣边境伸展的五龙山脉和白际山脉,东南—西北走向,南部怀玉山主峰玉京峰高程1 819.9米(黄海基面)。中部为盆地—丘陵—平原相间地带。西部是下游滨湖尾闾区,高程14米~20米,其间湖泊众多,港汊交错,河渠纵横,构成稠密的水网区。地处扬子地层区,构造单元为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九岭—高台山(八字脑)台拱、萍乡—乐平台陷官帽山台拱。构造变动较为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地层为晚元古代震旦纪,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碳纪、泥盆纪、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第四纪,山川河谷之间有变质岩、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粉砂岩、花岗岩等分布。太白司—海口等深断裂为北东东向构造、塔前—赋春大断裂为北东向延伸。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5.自然资源

5.1.水利资源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5.6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3.71万千瓦(其中干流8.6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4.63万千瓦(其中干流10.6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9.70万千瓦(其中干流8.65万千瓦),年发电量1.76亿千瓦时。水能蕴藏主要在昌江、长乐水等支流。水域总面积18.6万公顷,其中可开发水域面积6.7万公顷。

5.2.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达66.7万公顷,林地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以杉、松树和毛竹为主,活立木蓄积量达1 500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金钱松、福建柏、香果树、华东黄杉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豹、短尾猴、毛冠鹿、鸳鸯、熊等。

5.3.矿产资源 有金、银、铜等几十种矿藏资源。其中德兴铜矿铜储量约800万吨,铅锌矿储量占江西省16%(铅32.85万吨、锌39.47万吨),黄金储量367吨,占全省的32%。煤储量较多,石灰石储量丰富。

5.4.旅游资源 婺源县灵岩洞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德兴市三清山为国家地质公园、昌江区郭璞峰、浮梁县银坞林场、婺源县理田源为省级森林公园。浮梁县高岭—瑶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点,婺源县灵岩洞、文公山、吴楚分源碑、理坑明清官邸建筑群、大茅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湖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德镇湖田古瓷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归入)、祥集弄民宅(3、11号)、御窑厂窑址,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婺源县清华彩虹桥均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婺源县江湾俞氏宗祠、经义堂、朱瓌墓、凤山龙天塔、坑头村民居、江湾村民居,德兴市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寿元桥,万年县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鄱阳县观音堂塔、鄱阳大成殿、莲山汉墓,景德镇杨梅亭古窑址、明园、清园古建筑群,浮梁县红塔、浮梁旧县衙、瑶里改编旧址,乐平市涌山洞遗址、浒淹戏台均为省级保护文物。景德镇市主城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域内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乐平市翠平湖(共产主义水库)、浮梁县玉田湖(玉田水库)。

5.5.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主要有婺源绿茶、荷包红鲤鱼、江湾雪梨、龙尾砚,德兴活性碳,景德镇青白瓷器、“得雨”活茶,鄱阳县脱胎漆、藜蒿、春不老菜,万年贡米、珍珠,祁门红茶等土特产品及黄连、党参、厚扑、钩藤、杜仲等药材。

6.自然灾害

6.1.水灾 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至1949年的1569年间,史料记载的大水灾175次。1967年干流虎山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0 100立方米每秒,相当于50年一遇洪水,当年昌江亦发生大洪水,受灾面积2.5万公顷,成灾面积1.5万公顷。1998年昌江渡峰坑水文站最高洪水位达34.27米,超历史记录0.86米、饶河尾闾波阳站最高洪水位达22.61米,超历史记录0.62米,全流域受灾人口达225.2万人,死亡23人,损坏房屋35.5万间,倒塌房屋10.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5万公顷,成灾面积达6.5万公顷, 206国道水淹中断2个月之久,共漫决圩堤70余处;景德镇市城区6月下旬和7月下旬两度受淹,受淹面积达36平方千米,占城区面积三分之二,城区直接经济总损失达14亿元。

6.2.旱灾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至1949年的1 550年间,史料记载的大旱灾115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1978年旱情最严重,受灾面积达8万公顷,成灾面积达5.8万公顷,粮食减产8.75万吨。

6.3.地质灾害 1989年5月,德兴市双溪水库库区芭蕉山发生山体滑动,滑动体积3.6万立方米,2栋宿舍挡土墙被挤拱裂,5栋宿舍楼、1栋办公楼、4栋民宅发生地面、墙体裂缝。




                                                                                                                                                                    ------摘自《江西河湖大典》

分享到: